运动装备
运动装备

您现在的位置: 运动装备品牌_运动装备分类 > 运动装备分类 > 黄克诚力主死守通辽,遭领导层集体反对,关

黄克诚力主死守通辽,遭领导层集体反对,关

发布时间:2023-1-12 5:54:28   点击数:

黄克诚将军,由于近视的度数很高,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得不戴着眼镜。戴眼镜的黄克诚将军,自然而然就会给人一种文人的气质,但他偏偏又是一位在战场上敢于猛冲猛打的将军,每次打仗总要冲锋在前,吓得彭德怀也不得不苦劝:

“老黄!下次作战,你再也不许跟着抡大刀了。戴着那么大一对眼镜片子,一看就是个当官的,容易挨枪子儿。”

戴着眼镜的黄克诚将军,虽然是近视眼,却在战略层面极富远见。虽然外表看上去文质彬彬,却又偏偏是一个“脾气很大”的人,如果发现任何人的命令有错误、有不妥,他都会直接拍桌子“抗命”。

年1月24日,率军驻扎在通辽的黄克诚,突然接到东北局发来的电报:“苏联红军军官要带着国民党军官来接收通辽,让黄克诚率部撤离通辽,向其他地区转移。”

当时,国共停战协定刚刚签订不足半个月,东北局发来的这封电报内容,其实也代表了中央,是依据停战协定内容实施的一项军事命令。

按理说,黄克诚只需按照命令执行即可,但黄克诚逐字逐句看完电报后,却发怒了。据参谋处长沈启贤回忆,黄克诚当时的脸色十分难看,一边把电报递给他,一边怒火难消的说道:“真是岂有此理,我们还能撤到哪里,到内蒙古去吃沙子吗?现在就给中央发报,你去拿纸,我来说你来记。”

显然,黄克诚这是又要“抗命”了。在黄克诚看来,东北局此次发来的命令,就是一道错误的命令。通辽绝对不能拱手相让,必须牢牢掌控在新四军三师的手中,他要直接给中央发报,反对这道命令!

黄克诚为何如此激动,不惜抗命也要坚守通辽?通辽又有什么特殊之处,让黄克诚如此重视,坚决要与东北局和中央叫板呢?这就不得不从黄克诚将军的远见说起了。

提议进军东北

年8月9日,苏联红军的个师突然向日本关东军发起了猛攻。由于当时的日本关东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不具备阻挡苏联红军的能力,面对苏联红军的冲击,迅速落败。

短短数日之后,日本又突然宣布投降,这种情况的出现,显然不在当时的国共双方意料之内,导致散布各地根据地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龟缩在西南地区的国民党军都没能在第一时间做好接收东北的准备。

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一种极为特殊的情况出现,随着日本宣布投降,苏联红军暂时“接管”了东北。

黄克诚当时正率部队回师苏北,还是在途经华中局驻地时,才得知苏联红军“接管”东北的消息。黄克诚立刻意识到,此刻国民党军远在西南,是进军东北建立根据地的绝佳机会,稍纵即逝。遂请饶漱石发电中央,建议立刻进兵东北。

时任华中局书记的饶漱石,却坚定的拒绝了黄克诚的请求。原因是,饶漱石认为黄克诚的请求不合理,是否出兵东北,不应该由华中局来管。

黄克诚遭拒以后,当时就急了,决定以个人名义直接越级给中央发电报。根据黄克诚的回忆录记载,黄克诚在发给中央的电报中提到,要立刻向东北派出部队,而且还要多派。黄克诚还富有远见的预测:“若没有联系成一片的大战略根据地,就不会有大的胜利。”

黄克诚的建议发到中央以后,立刻就得到了中央的认可,因为他的想法与中央不谋而合。毛主席对东北同样非常重视,甚至说出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正因为有毛主席的支持,黄克诚的建议得到了最大的肯定,黄克诚遂奉命率领新四军三师向东北挺进。

从苏北向东北进军,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战略转移,期间还要考虑到诸多因素,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国民党军也已经在美国人的帮助下,迅速向东北移动。他们乘坐的是火车、飞机,我们却要靠双脚行军,想要抢在国民党军之前进入东北,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黄克诚尚未动身之前,华中局便向黄克诚发来了一项指示,将他们手中现有的武器交给地方,原因是东北的武器很多,他们抵达东北以后,可以重新获得更加精良的武装。当时,这项指示并非只下达给黄克诚部,其余许多进军东北的部队也都收到了指示。

日本投降以后,确实遗留在东北大批物资和武器装备,足以满足进军东北的部队所需。而对于其他地区的部队而言,武器装备依然是稀缺物资,这才会出现让进军东北的部队将所有武器留在地方的决定。

然而,黄克诚却认为这样的命令至少是存在“隐患”的。东北的物资和武器虽然多,若此刻已经被人控制起来,我军手中又没有武器,这该如何是好?

而且,此次前往东北,路途遥远,途中难免会与敌人遭遇,没有武器的队伍能否顺利抵达东北都是未知数,更谈不上进入东北争夺物资和武器装备了。

黄克诚还考虑到,他率部出发的时间在9月份,按照时间来算,新四军三师进抵东北时,正值寒冬季节。三师的战士们此前一直在苏北作战,可能并不适应东北的冬天,想要顺利过冬,厚实的棉衣是必不可少的物资,必须优先解决。

所以,黄克诚在接到华中局的指示以后,并未按照指示执行,在提出必须保证部队全副武装的前提下,又提出了要帮助部队解决棉衣问题的请求。

在当时看来,可能有很多人认为黄克诚的“要求”有些过分,但后来的事实证明,黄克诚的这两个要求简直太关键了。东北的物资和武器资源确实不少,但当时掌控着日军军用仓库的苏联红军,也不得不考虑国际舆论,以及国民党方面的态度,曾一度禁止我军使用仓库内的物资。

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一些没有携带武器的部队进入东北以后,两手空空,丧失了战斗力。再加上东北没有根据地,我军又没有群众基础,连过冬的棉衣也筹集不上来,只能单衣过冬,处境堪忧。

而黄克诚部就没有遇到这样的困难,由于黄克诚的远见,他率领的部队准备充分,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作战能力,在行军过程中虽然一路坎坷,却仍能克服重重困难,顺利进抵东北。

黄克诚率领新四军三师,历时两个月有余,从苏北出发,一路跨越五个省,辗转进入东北,为我军在东北抢占了先机。

黄克诚率部抵达东北时,东北的局势十分复杂。随着国民党军争夺东北的行动增快,中央根据当时的情况,迭次发出指示,要求歼灭国民党军。而黄克诚感受到的真实情况是,当时并不适合与国民党军决战,应该以建立根据地为首要任务。

进入东北初期,我军在进入东北的速度上占据优势,率先进入了沈阳、锦州等城市,物资和武器装备得到了一次极大的补充,令许多将士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骄纵情绪。

产生这种情绪的根本原因在于,此前我军在物资匮乏,武器装备远逊于国民党军时,尚且能屡次击败国民党军,如今得到了极大的补充以后,自然会对国民党军产生轻视,这也是一种人之常情。

但事实上,以我军当时的军事实力,还不足以与国民党军正面抗衡。当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逐步进入东北以后,我军数次与敌交手失利的事实,就足以证明。

彼时,许多人考虑应对策略时,都是建立在如何守住大城市的基础上,而黄克诚将军已经率先提出,主动放弃大城市,将军队转移到偏远的农村地区,仍然以建立根据地为首要任务。这样的提议,与他尚在苏北时向中央提出的建议,仍保持着高度一致。

黄克诚的建议很中肯,也非常正确,因为国民党军已经各大城市周边的交通枢纽全部占据,若是不肯对大城市放手,势必会形成困守孤城的不利形势,最终也难逃败局。反而是主动撤离大城市,建立属于自己的、连成一片的大根据地,更有作为。

因此,黄克诚的建议上报中央以后,得到了中央的极大重视。经过一番商讨以后,决定将原来定下的“独占东北”的方针,改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策略。但同时,东北局、林彪、黄克诚等,仍要迟滞国民党军进入东北,并寻机消灭敌人。

黄克诚的建议再次得到肯定以后,此时的战略方向基本已经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想要具体落实下去,还需要面对很多的困难。

黄克诚率领三万余人的大部队入关以来,一路上风餐露宿,虽然事先准备了棉衣,部队顶着风雪翻山越岭,还是令战士们苦不堪言。就连黄克诚如此坚强之人,也在途中腰伤复发,导致行军途中不得不坐上了担架。

黄克诚部此时陷入了困境,部队连日行军,已经显出疲态,同时经费又开始出现短缺的情况,导致部队的补给也随之出现问题。

除此以外,由于行军沿途的百姓贫苦,即便手里有钱也很难从百姓手中换来可用的军需物资。外出征粮的先遣人员,大多数都只能无功而返,这还是相对较好的情况。因为当时东北匪患横行,一些先遣人员外出途中遭遇土匪袭击,也并不是罕见的事情。

再三建言建立根据地

部队疲敝,物资匮乏,伤病不断增加,黄克诚也不得不为之着急,赶紧将目前部队的处境形成电报,发给东北局请示下一步计划,却始终未见答复。11月22日,黄克诚又直接致电中央军委,再次向军委提出建议,“请尽快明确在何地建立根据地”。

部队在哪里落脚,并建立根据地,对当时处于艰难环境中的黄克诚部十分重要。一旦明确了建立根据地的地点,黄克诚就可以明确下一步的方向,摆脱所处的困境。就在黄克诚等待军委回消息时,东北局转来林彪的电报,要求黄克诚将第三师主力开往冮家屯附近。

黄克诚闻讯,立刻将时任副师长的洪学智叫到担架旁,命他率领先遣队迅速赶赴冮家屯,面见林彪后,当面陈述第三师目前遇到的困难,向他请示解决。洪学智领命后,不辱使命,很快完成了任务。听到洪学智汇报后,林总命令黄克诚率部在冮家屯地区一带休整。

此前出发来东北之前,一直听到的消息是,“东北武器物资很多,在东北各地可以随便拿到”。

但实际情况是,东北各地政府武装已经不知所踪,土匪横行,武器物资早就被土匪抢光了。各地百姓为了躲避匪祸,全都关门闭户,导致征粮工作十分困难,好在黄克诚的部队有武器在手,虽然陈旧,却总算是具备作战能力。

黄克诚向远在延安的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在电报中汇报了部队目前的情况,又着重提出了“建立根据地,准备长期斗争”的建议。同时,黄克诚又亲自去见林彪。

黄克诚见到林彪时,林彪正坐在凳子上看地图,见到黄克诚前来,一边招待黄克诚吃他最爱的油炒黄豆,一边听取黄克诚的汇报。黄克诚正是在此时提出,“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是不可取的,还是应该先建立后方,壮大后再徐图对敌作战。

从黄克诚一直以来的态度,以及他对中央军委、东北局的建议来看,他在提出迅速向东北进军的同时,始终坚持的一个观点,就是不能急于对敌作战,而要扎实开展基层工作,快速建立根据地,巩固我军的后备力量,这是他尚未进入东北时就定下的策略。

林彪听了黄克诚的建议以后,立刻表示赞同,很快中央也发来电报,指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与黄克诚的建议不谋而合。

在中央的指示下,黄克诚立即开始着手寻找合适的根据地。黄克诚的初步设想是,寻找一个位于边远地带的中心县城,作为三师发展根据地的基础。经过一番精心筛选以后,黄克诚选定了通辽城。

通辽城地处辽河之滨,虽然只是一个县城,却有着非常发达的交通,是交通枢纽。通辽之所以会成为这样一个交通重镇,与日本侵略者当年就有意将通辽打造成一个补给基地脱不关系。

也正是因为日本侵略者曾经在通辽城苦心经营过,这才造就了通辽三面通火车的便利交通条件,这是日本侵略者准备向蒙古腹地侵入前所作的准备。

通辽具有如此发达交通线的同时,又远离东北核心城市,处于边远地界,令国民党军鞭长莫及,也只能徒呼奈何。毕竟,八路军和新四军打运动战的能力有多强,国民党军是领教过的,他们不敢轻易出兵通辽,而选择埋头巩固大城市的控制权,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通辽城可不止交通便利一个优点,城内还囤积着大量的粮草。以黄克诚率领的余人部队来计算,足可以供他们食用一年有余。同时,城内还设有大量的工厂,包括被服厂、皮衣厂和鞋厂在内,全都是可以生产军需的工厂。

也就是说,哪支部队占据通辽,就相当于短期内“衣食无忧”,进可攻,退可守,占尽先机。黄克诚率部占据通辽以后,在通辽得到了补给,顿时摆脱了此前的困顿局面。除此之外,在通辽周边的农村,还生活着大量的百姓,邻近的内蒙地区,有丰富的牛羊可以改善伙食。

黄克诚正是看中了通辽的这些优势,才决定以通辽为基础,建立一个西满根据地。将通辽悄然打造成一个可以为战斗部队提供补给、运输、征兵、医疗等支持的后勤保障基地。

既然通辽地理位置重要,又被黄克诚视为西满根据地的根基所在,为什么东北局还会指示黄克诚退出通辽,将其移交给国民党军官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国民党军对通辽只是鞭长莫及,却并不代表着不觊觎通辽,所以打算使用军事以外的手段来谋取通辽。

主张死守通辽

蒋介石当时虽然已经做好充分的内战准备,并且已经开始部署实施,但表面上却签订了《国共停战协定》,钻了一个漏洞,利用其中的部分条约,拿到“从苏军手中接收一切东北土地”的便利。国民党军正是咬住了这一条,来要求我军将通辽交给他们。

但这一条,黄克诚可不认,他率部抵达通辽时,苏军已经撤离通辽数月,被土匪等武装占据,是黄克诚率部死战,这才从土匪武装手中给夺了过来。

通辽城并非是他从苏军手中接收过来,自然也就没有就此交给国民党军的道理,《国共停战协定》中可没有规定新四军控制的城市要交给他们国民党军。

如今黄克诚部尚有三千余伤员在城中治疗,武器弹药装备也都在城中,一旦黄克诚部脱离通辽城,恐怕再难有立足之地。届时,如果国民党军来攻,后果不堪设想。

基于这种情况,黄克诚力主死守通辽,并表达出与通辽共存亡的决心。黄克诚表示,即便苏军前来,他也将率部在通辽拼命!黄克诚连日向中央发电报,阐述不能撤出通辽的理由和坚决不撤出通辽的决心。

由于黄克诚的态度坚决,这不得不让东北局重新讨论是否撤出通辽的问题。显然,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撤兵通辽是从整个东北局势的角度来考虑的,而坚守通辽,则会在未来与国民党军作战中提供大力的支持,这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

讨论的过程中,东北局的领导层几乎呈现出一边倒的集体反对局面,全都建议黄克诚撤出通辽。

一来,西满遇到的问题,只是东北问题中的一部分,还是应该从东北整体来考虑;二来,当时杜聿明部的战斗力很强,万一真的挥军通辽,黄克诚部是否能取胜?一旦战败,势必就要面对政治、军事两方面丢分的不利局面。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人站了出来坚决表态:“我支持黄克诚的主张!”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林总。他认为,掌握政治主动权的前提,应该是完整保存战斗力,如果部队饿死了,或者被消灭了,还谈什么政治主动权呢?

而且,部队离开沈阳这样的大城市,依然可以生存下去,但黄克诚部此时离开通辽,恐怕就难以支撑了。最终,东北局无法定夺,向中央请示。

中央自然也清楚通辽的情况,更理解黄克诚的主张,但是又不能不顾及东北全局战略。为了顾全中苏关系与和平大局,还是决定采取较为稳妥的处理方式。中央给黄克诚和东北局的复电中,明确作出了指示。

首先,中央肯定了控制通辽对我军的重要性;其次,如果国民党前来接收的人员仅有少数几人,则不必强硬赶出去,应该配合接收;最后,国民党如果大军来攻,则允许黄克诚部在自卫的条件下消灭顽敌。

东北局接到了中央的复电以后,将指示的精神传达给了苏军。苏军负责人得知消息以后,一来自知理亏,毕竟黄克诚部并非是从他们手中接收的通辽,而是靠自己真刀真枪从土匪手中打来的;二来,他们也意识到此事比较麻烦,遂决定不去通辽参与交接工作了。

苏军既然都不来通辽了,国民党军自然也就没有理由过来了。即便硬着头皮过来,最终是什么结果,国民党军官自己也清楚,这件事儿也因此搁置了。至于杜聿明部,其实也就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并没有攻打通辽的想法。

黄克诚的坚持,东北局的理解,中央的英明决策,才让通辽城掌握在了我军手中,为日后取得东北大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yanan.com/ydfl/1502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